代表委员支招 让技能人才能参评评得上评得快
时间:2022-03-07关注:
中工网北京3月6日电(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王维砚 尹雪梅)“企业不给盖章,我这高级技师被挡在了职称门外。”采访中,一位来自企业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告诉记者,个别企业对技能人才评职称设置障碍,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仍需提速。这一遭遇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鹿新弟的共鸣。2019年8月,他在申报正高职称时,也曾因需单位同意加盖公章而受阻。
高技能人才能评职称,得益于国家出台的好政策。2018年和2021年,《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意见(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先后出台,支持工人“评教授”,鼓励教授“评技师”,打通人才成长“立交桥”。
据了解,2021年,全国已有1万余名高技能人才取得职称,其中就包括鹿新弟。这两年,甘肃、山西、湖北等地也评出了一批“工人教授”。
“政策落实速度快,执行力度强,当工人才更有吸引力。”鹿新弟代表建议,建立督导考核机制,跟踪政策文件落地情况。
如何让技能人才能参评、评得上、评得快?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一线的代表委员纷纷支招。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冀北电力唐山供电公司二次检修中心四级职员兼二次运检一班副班长李征在调研中发现,有的企业放开了参评大门,却没有建立专门通道。他建议,企业尽快出台技能人才评职称的配套评聘细则,防止“能参评但评不上”的现象。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顺多利机车公司质量管理部副经理钟正菊,走访重庆多个工业园区发现:“大部分民营企业的高技能人才还没有评职称的渠道。”她建议,为更多民营企业打开申报通道。
“一些企业的职称管理政策没有及时‘上新’,导致高技能人才没有与之对应的职称评审标准。”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技师赵郁建议相关部门出台细则,明确主责单位和主体责任。
有代表委员还提到,尽管政策鼓励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之间贯通发展,形成技师评工程师、工程师评技师双向互通,但目前,基本还是单向的。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德州恒丰集团高技能教练王晓菲带来了新思路:“‘一评双证’,从源头上打破身份‘壁垒’,让年轻技工的路越走越宽。”2021年,她所在企业举办了一次特殊的评审,技能人才和技术人才参加一次评审,通过后同时颁发职称证书和技能证书。目前,已有24名职工同时取得了“双证”。
相关资讯
云南省应急管理厅青年理论学习第三小组开展国家安...
了解详情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启动“中华绝技”展演活动项...
2487 查看浙江温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精准赋能新经济发展
2406 查看教育部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
2852 查看下一步,人社工作这样干!
2652 查看如何降低高处作业风险?这份安全指南请收好→
2350 查看聚焦重点任务 解决急难愁盼——关注人社系统“我为群众办实...
2279 查看福建泉州:“国库分账拨付人工费”破解欠薪顽疾
2264 查看国家矿山安监局云南局监督检查 普洱市矿山安全监管工作
2414 查看